《国网安徽公司卫星应急通信技术联创成果汇报》介绍了国网安徽公司在卫星应急通信技术方面的成果,包括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通信需求、相关政策落实、装备配备、实战案例,以及未来发展与思考,强调了其在保障电网应急通信中的重要作用。
自然灾害影响:受多种因素影响,全球自然灾害频发,常导致“三断”情况,严重影响灾后抢修救援。如汶川地震、河南暴雨等,造成电网设施受损、大面积停电,凸显应急通信保障的重要性。
应急通信需求
应急指挥业务:包括应急指挥中心、现场指挥部与抢修人员间的语音、视频通信及人员定位等,分基本和高级需求,以保障指挥调度高效进行。
电力生产调度类业务:利用卫星通信恢复调度语音电话、传输自动化业务数据、实现主备调数据应急交互,确保电力调度指挥职能。
电网数据采集类业务:在无信号或弱信号区域,卫星通信可承载新能源电力信息采集、输电设备数据回传等业务,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。
现状及应用
国网相关政策:国网公司出台政策推进应急通信建设,如新一代卫星通信网建设,安徽公司落实要求,建立灾害应对处置机制,支撑主网应急抢修工作。
展开剩余85%应急通信装备配备:安徽信通公司完成装备补足升级,配备多种应急通信设备,形成应急通信指挥系统,具备远程回传、信号覆盖和语音通信等能力。
应急战备演练:常态化开展多部门联合演练,提升应急抢险队伍能力,检验系统实战效能,确保应急通信系统稳定可靠。
实战案例
黄山歙县应急抢险:暴雨致多地断电断网,通过配置卫星便携站等设备,建立通信链路,保障抢修工作与居民通信。
特高压白江线跨江工程通信保障:解决施工区域无公网信号问题,实现通信覆盖与安全管控。
发展与思考
总体思路
体系建设与管理提升:完善应急预案等机制,健全应急通信体系架构,强化队伍建设。
架构优化与业务应用:优化卫星通信网络架构,满足电网应急业务需求,提供高质量服务。
标准建设:研究制定应急通信标准,申报国际标准,填补空白。
IEEE国际标准建设:起草的“基于卫星的电力应急通信系统技术规范”国际标准立项,涵盖系统架构、技术要求等内容,为电力应急通信提供技术指导与规范。
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知识产权、数据隐私,只做内容的收集、整理及分享,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,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,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,如对报告内容存疑,请与撰写、发布机构联系
发布于:广东省